最初时赵家并未迁怒到秦问心身上,而且那时候的秦问心几乎衣不解带得照顾受伤的赵观海,就连赵母看了自愧不如。
赵家的日子其实没有多少变化,变化最大的,反而是秦问心自己。
原本还高出赵家一等的秦家忽然就跌进了泥里,原本骄傲的秦问心忽然就气虚了起来,虽然婆母公公并未迁怒,但她自己心里也过不去。
而且丈夫也因为自家的关系,原本至少还可以去兵部,那里有熟悉的战友同僚,现在只能去工部谋个不尴不尬的闲职,晋升的希望几乎看不到。
更让她为难的,是她只生了一个姑娘,当初算是难产伤了些身子,大夫说要调养几年再要孩子,她本来不急。
丈夫是独生子,前程又已半废,希望只能留给下一代,偏偏她只生了一个姑娘。
前所未有的压力沉沉压在她的心上。
一边自责愧疚,一边照顾丈夫,一边还让大夫下猛药调养身子,偏偏又一直没有好消息,多方压力撑到今天,已经离死不远了。
后面的资料岑扶光已经不想再细看,已经猜到了。
说实话,秦问心走到今天,最大的责任在她自己身上,是她自己钻了死胡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