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打发走过后,江瑶镜舒了一口气,拣起一旁的资料,挪到灯前翻阅。

        去岁茶农们过来的时候正是盛夏,春茶是来不及了,夏茶倒是能赶上,但围占的山林里都是野茶树,深山人迹罕至,除了隐居山林里的小部族偶尔采摘,一直野蛮肆意生长的茶树也无所谓采摘时节,因为上面的枝叶早就老得用不了了。

        也能喝,只是进不了贵人的口。

        于是这小一年的功夫,茶农都在养茶树,而干得最多的,是走访周围山林的小部族。

        他们长居于此,就算采茶的时候少,数年积累下来,也有了合适的制茶方式。

        果然。

        至少侯府圈的这这片山林中的茶树,最合适的方法就是晒干,日晒最佳。

        专门请人来炒制的茶叶制出来,口感还不如简单晒干的。

        晒干的口感最佳?

        那这批野茶树就不适合炒制做绿茶了。

        单纯晒干肯定是不行的,或者是可行的,也许有人好这一口,但它不适合做一个茶行的主推,因为不够稀奇,也不够夺目,甚至还很便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