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兰溪城有座名山,名为兰溪山,兰溪山山脚有座小镇,名为兰溪镇,兰溪镇最热闹的街,兰溪街上,有座名庙,名为兰溪庙,兰溪庙有一众光脑袋和尚,吃斋念佛度日,庙宇坐落在市井之间,算不得清净自在,但正因坐落在闹区——大隐隐于市——来此求佛的香客不断,庙宇日渐修缮,最年迈的住持却没撑住庙宇修缮竣工那日,西去了,正是他化身佛陀的那天,下了一场酣畅大雨,整条街的砖砖瓦瓦泡在污秽水中,水浸街,流成一条河,河上飘来一竹篓,卡在庙宇前的一尊石狮旁。”
“这一竹篓吸引了不少看客,他们三三两两聚集在石像旁,啧啧称奇道,阿弥陀佛、佛陀转世、雨泽万年——原来是因为,这小竹篓里,并非他物,而是一个不足岁的婴孩,睡得安详,倒是一点雨都没淋着。这婴孩让一个位上前一探究竟的看客从篮中抱起,那人扣响了兰溪庙的门。”
“后来呢后来呢?”
“别急,先把饭吃了。”女人的头发稳稳盘在脑后,耳鬓低低垂落几缕青丝,眼前听故事的小孩不过七岁,水灵灵的眼睛,满目好奇地瞧着她,一口含住女人递过来满满一勺子的米饭,最后一口饭喂完,女人很满意,放下瓷勺,戳一戳小孩光溜溜的脑袋,“后来?你不都知道了?还要再来问我?”
小孩抱着女人的胳膊一摇一晃,“我还想听嘛——”
“游雾!方丈喊你跟他去扫禅堂!”远处传来一声叫唤,像那金银角大王要收了这小猴子,喊名道姓,“游雾!游雾你在哪儿!”
“去吧。”女人拉开游雾的小手,摸了摸他刚剃完的小脑袋,没剃太干净——本是不用剃的,游雾不过是养在寺庙中的孤儿,不算什么和尚,但他却发现周围每一个和他穿一模一样棕黄色衣袍的男子无一不是光脑袋,他也要剃成和他们一样的光脑袋,逢人就说,自己是个小和尚。庙里的人都不同孩童之言计较,毕竟,他可是传说中的佛陀再世,虽然年纪小看不出什么参禅悟道的天赋,倒是在吃喝玩乐上颇有造诣。
从会说话以来,第一个字就是“要、要”,没爹没妈嘛,是不会说爹娘的,老方丈问他,“要?要什么?”
“吃、吃。”
“看来是个管吃不管做的主子了。”方丈旁一名小和尚撅起嘴,“给他抓阄,他也只会抓那银勺子铁饭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