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军之中又有一队光头赤膊的秦军们抬着结实的巨大圆木向着赵营坚固的寨栅开始猛烈撞击近在咫尺的赵军们疯狂地用手中的兵器和箭矢向着这些不要命的秦军将士们奋勇攻击。然而勇悍的秦军们好似根本不知道死亡为何物一般前面的军士倒下去后面的军士接替上来无数坚固的木栅在秦军们悍不畏死的疯狂猛撞下裂成了块块碎片!……

        战场上一时呈现出惨烈肉搏的焦灼状态!

        与此同时番吾城下也在进行着类似的惨烈搏杀!

        人命在这个时候贱如蝼蚁!

        ******

        赵国的烽火台以二十里为距间隔设立为一个长宽在三十米左右的方形堡垒。最外围是一个高达三丈七米左右的堡墙中间是一个也是三丈左右的起烟台。堡墙和起烟台之间的空地便是赵国边军和民兵们驻守的房屋和辎重仓库!每一个烽火台有燧长、燧卒大概在二十人左右通过举火、烟、擂鼓等方式传递敌情!他们便是李牧用以克敌制胜的第一法宝!

        傍晚的夕阳笼罩着大地温暖的阳光给万物都镀上了一层美丽的金边!在灰泉山最西边的一座烽火台旁堡墙上四五名赵军民兵正在堡墙上警觉地注视着周围的敌情!

        忽然间北方的天际远远地传来一阵马蹄奔走的声音声音急促而清晰显然来人已经逼近烽火台赵兵马上警觉起来。“有情况!有情况!警戒!警戒!……”赵兵们一边大声呼喊着堡内的赵军全部上堡备战一边睁大着眼睛打量着情况以便随时举火报警。

        一时间堡内闻讯又奔出十数名赵军各执武器飞奔似也的攀上了堡墙。然而随着人群的邻近赵军们提起的心又放回了肚里:这是一支大约十人左右的逃难人群人人穿着普通的赵地服装手中拿着染血的利剑险然是经过了一番浴血的苦战;而逃难人群的背后大约则是十名左右的秦军小股骑兵正在追击着这股人群!半空中箭矢呼呼令人颤虽然逃跑的赵人已经接近了烽火台但秦兵们却兀自一副紧追不舍的模样!

        逃难的人群渐渐接近了烽火台领头的一人远远地便在马上大叫道:“弟兄们我们也是赵国的百姓秦军正在追击我们快救救我们!”声音字正腔圆明显是赵地口音!领头的燧长一时爱国精神陡起大叫道:“快开堡门放百姓入内!”沉重的堡门轰然打开十名逃难人群一阵风似的卷进了烽火台!

        “轰隆”一声堡门刚刚关闭秦军的骑兵们也追到了堡下燧长一声大喝道:“给我射让秦军这群狗狼养的尝尝我们赵人的厉害!”秦军人少赵军们倒也不惧纷纷张弓搭箭就要向烽火台的秦军猛烈开火。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