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国际论坛、某某音乐节说是世界性的活动,但实际对不关心艺术的普通人,甭管再大场面也感受不到什么震动,这是信息接受的障。

        电影节还好些,因为世界级电影节获奖往好听了说是为国争光,可论坛活动也不角逐出奖项,若不是塔斯社的报道,国内知道更加少。

        举个地球的例子,圣彼得堡国际文化论坛,华夏来宾基本每期都有精彩发挥,但谁知道?

        流量时代,论坛活动也有知名度了,刚好楚枳能带来成吨的人气,在中俄日韩四国,本届是名气最甚的,连普通民众都关注了。

        组委会主嘉宾的邀请,正是看重这个点。

        “第一次被邀请,因为毛熊国电视台的资源。”牛江雪说道:“即便楚哥发挥很好,也改变不了这点,这次组委会自动抛出橄榄枝,我认为可以接,代表楚哥被毛熊国艺术圈认可。”

        不是说得要主动蹭,但组委会邀请这已经是比其他流行歌手的艺术性,要高出一大截了。

        “到时候即使没有俄语歌新作,再演出一遍歌剧2也有更好的效果。”牛江雪说出自己的想法。

        再演出一遍歌剧2怎么成,楚枳也决定接受牛牛的看法。

        头一件事说完,还有另一件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