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水至清则无鱼,一些都官外官们平日里捞点油水,大家都心照不宣,但贪污赈灾银是重罪,到哪里都不例外,尤其还被内阁首辅抬到了朝堂之上明说。李牧云数次递出的折子都没到御前,这就说明从淮州到京都,再到内阁,这中间有人伸长了手。
今日之事定不能善了。
康成帝翻了一半,已不想再看,他扣下账本时拍得御案“砰”的作响,“一百七十万两,那是多少条性命!胡亦书,你好大的胆子!晏祉,将账本拿去,和户部去年呈上的账本一一对照!”
“臣遵旨。”晏祉出列,从碧云合手中接过了账本。
徐凭阑说:“李牧云的折子屡次被人拦截,此人欺君罔上,罪不可赦!老臣派人一路往下查,发现李牧云的折子次次都在银台和文书房有记录,却无法呈递御前,这又是怎么回事?”
卫溱偷偷打了声呵欠。折子先入通政司,再入文书房,然后才能递呈御前,由皇帝预览。李牧云的折子过了这两个地方,却依旧没能递到御前,这就说明有人在御前行事。
“陛下,此人能在御前行走,却不一心为公,反而包庇恶徒,若是不除,恐成大患。”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左斯宜出列,“胡亦书任户部尚书不出两年,哪有那么大的胃口独吞赈灾银?既然有人在御前为他断后,细细想来,或许还有人在旁侧引,臣恳请陛下严查此案,揪出幕后之人!”
朝堂众人屏息以待,谁不知道这胡亦书是内阁次辅祝岭的门生,当年保举胡亦书入户部的正是祝阁老,左御史这话分明直指祝阁老。
祝岭站在徐凭阑后方,闻言看向左斯宜。左斯宜淡然以对,毫不畏惧。
“左爱卿此言有理。”康成帝看也不看祝岭,“此事交予三法司审理,锦衣卫协查,退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